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导引法 动静内外调·延年益寿高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(一)去风偏枯导引法(半身不遂)
风偏枯其实就是身体一侧出现运动障碍的毛病。主要是因为身体气血分布不均匀,一侧气血不足,导致这侧的皮肤和肌肉变得松弛,风湿这类邪气就趁机钻进这侧的皮肉里,让气血运行不顺畅、瘀堵起来,没法正常滋养筋肉,于是就发病了。古话说:“邪气刚进入皮肤纹理时,最好躺在床上让身体出汗,补充身体缺少的能量,化解瘀滞的气血,这样病才能好。”意思就是刚发病时,躺在床上捂出汗,能补充身体里不足的气,把瘀堵的气血疏通开。气能推动血运行,气血流动起来后,皮肤肌肉重新得到滋养,风偏枯的症状就能减轻、慢慢康复。这里说的导引法,核心作用就是“补不足,通瘀堵”。除了治疗风偏枯,对疽、痹这类筋骨肌肉的毛病也有效果。
【功法图解】
开始时,可以正坐着,也可以靠着墙坐。把两条腿伸直,十个脚趾都张开。姿势摆好后,集中精神,让心里静下来。先用鼻子慢慢吸一大口气憋住,然后在心里想着这口气从头顶往下走,一直到十个脚趾和脚心;憋到实在难受了,再从嘴里慢慢把气嘘出来。这样重复做二十一次,直到脚心感觉有气在流动了再停下。反过来,从脚开始引导气息往头顶走,次数一样。这就是人们说的“上引泥丸,下达涌泉”法(图1)。
图片
(二)去偏风导引法(麻痹)
偏风是因为身体一侧气血不足,风邪趁虚而入引起的疾病。得病后,身体一侧可能没感觉、不知痛痒,或者手脚没力气、活动不灵活,也可能肢体疼痛。这里给的两种导引方法,都是为了疏通经络、让气血流动起来,补一补身体虚的那一侧。不过两者侧重点不同,第一种更偏向调理头颈和胳膊,第二种更偏向调理腿和腰臀。脚心的涌泉穴是个好穴位,能让人精神变好、头脑清醒,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适合的方法。
【功法图解】
一法:可以站直或者正坐着,眼睛看着前方。一只手向旁边平伸,手心朝上;另一只手抓住下巴,使劲往另一边拉,连续拉十四次;然后换另一只手往反方向拉,也拉十四次。最后两手放好不动,脸向两边快速拉动,各十四次。做完后回到原来的姿势。这个方法能治颈椎发硬、头痛、喉咙不舒服、肩膀后背发冷疼痛以及偏风(图2)。
图片
二法:正坐在凳子上,左脚踩在地上,右手往外侧后方伸直,手心朝上;左手抓住右脚心的涌泉穴,快速往回拉右脚,拉到最极限后,换手脚姿势再做;左右两边各做十四次。这个方法能调理上下肢偏风以及身体阴阳不和的问题(图3)。
图片
(三)去身体手足不随导引法(手足不灵)
身体手足不随,就是身体和手脚不灵活,活动起来不方便,严重的甚至动不了。常见表现有四肢没力气、活动不顺畅,有的还会说话费劲、五官九窍不通畅等。这病主要是因为身体虚弱,皮肤肌肉松垮,风邪侵犯了脾胃的经脉。脾胃经脉指的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,它们关系密切、相互配合。胃负责接收和消化食物,就像“装粮食的仓库”;脾的状况能从肌肉上看出来,它能帮胃把食物的营养运送到全身,滋养四肢。要是脾虚了,肌肉就会松松垮垮,风邪一来,营养运送不畅,四肢肌肉得不到足够滋养,再加上风邪阻碍了阳气运行,关节就会没力气、活动不灵,导致身体手足不随。这里的三种导引法,都是围绕着补脾胃之气、祛风邪、通脾胃经脉来的。尤其是第三种,不管是让心神安静、咽唾液,还是调整呼吸,都是为了补养脾胃。
【功法图解】
一法:《太清导引养生经》里说:“虾蟆行气法:正坐着,自己晃动胳膊,不刻意控制呼吸做十次。对劳累过度特别好。”《水肿候》《虚劳候》里也有这条记载。照着做的话,开始先正坐好,集中精神看着前方;然后攥紧拳头,举起胳膊,左右交替着往背后使劲“后甩”九次;再躺下(不管仰卧还是趴着),学蛤蟆叫的样子,深呼吸九次,坚持做就能见效(图4、5、6)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二法:平躺着,把两个膝盖并拢稍微弯一点,两脚平放在地上,腰伸直,胳膊随便放在身体两边;然后用嘴吸气,吸到肚子鼓起来,再从鼻子慢慢把气呼出去,这样做七次再停下,之后安静躺一会儿(图7)。
图片
三法:这个方法得在床上做。先把床垫铺平整,枕头垫高三寸;然后解开衣服腰带,平躺在床上,两手攥紧拳头,胳膊离身体五寸伸开,两脚分开五寸,脚趾往上翘;接着专心致志,调整呼吸,别想别的事,集中注意力在气息上,慢慢用舌头舔嘴唇、牙齿和口腔,让嘴里生出唾液,等唾液满了,分几口(一般分三口)咽下去;之后开始调整呼吸:用嘴慢慢呼气,用鼻子慢慢吸气,让气进到喉咙里(不管呼气还是吸气,都要轻轻慢慢的,别使劲、别太快,自己都听不见呼吸声才好)。每次吸气的时候,心里想着气往脚下走,直到脚趾好像有气冒出来。从一次呼吸开始数,数到十次呼吸(五次或六次吸气后呼气算一次呼吸),慢慢增加到一百次、两百次呼吸,病就能好利索。练这个功法前,别吃生菜、鱼和肥肉。刚吃太饱,或者心里有大喜大悲、生气发愁的时候,都不能练。早晨太阳出来、环境清静的时候练,效果最好,能调理各种病症(图8)。
图片
(四)去四肢拘挛不能屈伸导引法(四肢抽筋)
四肢拘挛不能屈伸,就是四肢抽筋、伸不开、弯不了的毛病,大多是因为身体虚弱、皮肤毛孔松,风邪钻进去伤了筋脉造成的。邪气停在关节里,筋就会缩在一起;跑到足太阳经的络脉里,肩膀后背就会发紧、活动受限。这里的两种导引法,第一种主要是赶跑足太阳络脉里的邪气,能缓解肩膀附近气血不通、筋脉发紧的问题;第二种主要是活动四肢,改善四肢伸屈困难和小腿又疼又麻的毛病。两种方法都有肢体活动和呼吸调整,不过更侧重肢体动起来。
其实这类导引法很早就有了,两千多年前西汉初期就有人练了。《引书》里就有类似方法,说:“治腿筋抽紧,先把两腿分开站着,手按在大腿上。然后身体向左歪,伸直右腿和右脚,直到右膝盖着地;再向右歪,伸直左腿和左脚,直到左膝盖着地。每边各做两次。”这个方法对腿抽筋的人很有用,所以在这里也说一下。
【功法图解】
一法:站着,两脚分开和肩膀一样宽,站直站稳。先双手一前一后使劲伸推,左右手交替着做二十一次;然后手心朝下,低下头看着胸口,心里想着气往脚心走;之后恢复原来的样子,全身放松,让气自然流动,把头摆正,活动肩膀,前后晃动、左右转动十四次。这样就能缓解肩膀附近气血不通、筋脉发紧的问题(图9、10)。
图片
图片
还是站着,身体挺直,把手掌张开,一只手手心朝上往上推,像推东西一样,另一只手手心朝下往下按,像按东西一样,使劲上下交替推按二十八次。这样能赶走胳膊里的风邪,缓解肩膀附近气血不通和腋下筋脉抽紧的问题(图11)。
图片
二法:盘腿坐着,两手抱着膝盖坐好。先伸直右脚,两手抱住左膝盖,挺直腰,用鼻子慢慢吸气,吸到吸不动了,再从嘴里慢慢把气呼出来,连续做七次,同时把左脚往旁边伸开;然后换边,同样做七次。这样就能改善四肢伸屈困难、起身费劲和小腿又疼又麻的毛病(图12、13)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